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近日發函,就煤層氣、油頁巖、銀、鋯、硅灰石、硅藻土、鹽礦等7種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最低指標要求(試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按照不同類型對上述礦產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最低指標要求進行了明確。其中,對于鋯礦,露天開采回采率不低于95%,礦體形態變化大、礦體薄、礦巖穩固性差的礦山開采回采率不低于92%;選礦回收率不低于70%;對伴生的鈦鐵礦、金紅石等有用組分,其綜合利用率不低于70%。對于硅灰石,露天開采不低于90%,地下開采不低于80%,選礦回收率不低于80%,尾礦廢石綜合利用率不低于75%。對于硅藻土,露天開采不低于85%,地下開采一級土、二級土不低于70%;選礦回收率不低于85%;尾礦廢石綜合利用率不低于60%。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是評價礦山企業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效果的主要指標。對礦產開發領域急需的評價標準開展編制,保證標準的一致性、適用性和先進水平,有助于用標準維護行業秩序,提升管理水平,為自然資源管理業務、公共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2、國內首條年產1萬噸羰基鎳生產線在金川集團試生產
12月6日上午9時,國內第一條年產1萬噸羰基鎳生產線合成工序開車、送氣,全面開始投料試生產,標志著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型羰基鎳生產線進入貫通流程生產的實質性階段。由此,金川集團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家同時擁有羰基鎳、羰基鐵兩條生產線的企業,進入了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羰化冶金生產先進行列。
3、淡水河谷2018年鐵礦石產量目標3.9億噸
12月6日,巴西礦商淡水河谷公司(Vale)表示,2018年計劃生產鐵礦石3.9億噸,2019年產量目標將達到峰值4億噸,并表示將重點提高產品質量而非增加產量。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法比奧·施瓦茨曼表示,隨著中國政府致力于降低污染、提高生產效率,中國對高品質鐵礦石的需求將逐漸增加。淡水河谷在一份公告中表示,2019年,公司鐵礦石產量預計將達到4億噸,而2020-2023年間鐵礦石產量也將保持這一水平。
4、總投資22.6億元納米鈣和輕鈣綠色產業鏈項目落戶湖北崇陽
12月7日上午,湖北崇陽縣人民政府與北京華倫東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總投資22.6億元的納米碳酸鈣和輕質碳酸鈣綠色產業鏈項目正式落戶崇陽。該項目由北京華倫東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建設地點在路口鎮和崇陽經濟開發區,總投資22.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年生產規模為300萬噸,其中納米碳酸鈣20萬噸/年、輕質碳酸鈣80萬噸/年、活性氧化鈣200萬噸/年。
5、多晶硅市場被迫承壓運行 價格持續陰跌未止
本周國內多晶硅特級致密料價格區間在8.05-8.30萬元/噸,均價下滑至8.14萬元/噸,周環比跌幅為0.25%。多晶硅片主流價格在2.08-2.25元/片,均價在2.12元/片維持不變;單晶硅片主流價格在3.00-3.10元/片,均價3.05元/片維持不變。從6月份開始,受“531”政策影響,市場疲態逐步顯現,截止本周,多晶硅停產檢修企業仍有6家,包括四川瑞能、云芯硅材、河南恒星、河北東明、宜昌南玻、賽維LDK。個別企業檢修后恢復正常生產,包括陜西天宏硅業在內,目前國內在產企業有18家。海外韓國硅料企業包括韓華和HKS全部停產檢修,OCI因設備問題部分停產檢修,美國硅料企業也維持較低開工率,海外多晶硅供應有所縮減。但近期由于海外企業在國內仍有部分庫存低價出售,且終端并無明顯刺激,因此,國內多晶硅市場被迫承壓運行,價格持續陰跌未止。
6、優質動力電池產能緊缺:日韓入場將推動價格戰?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速增長的同時,國內的動力電池行業呈現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局面。整體來看,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眾多,電池質量良莠不齊,不少邊緣企業開始被市場淘汰;但同時,頭部的兩家企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風頭正盛。
電動車企高層向記者透露,與汽車業內一直以來供應商“先出貨、后收款”的供貨模式不同的是,現在購買優質電池需要提前支付定金,并且支付一定額度的定金之后也無法保證能否在約定的時間內拿到足夠量的電池。因此,優質電池處于緊缺狀態。
全國乘聯會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4.7%和22.9%,第三名合肥國軒的份額則只有6.1%。2017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則分別為28.9%和15.5%。動力電池行業兩極分化越發明顯,行業趨向集中。同時,有一股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不容忽視的力量——來自于日韓電池企業,正準備在中國市場大干一場。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20年之后退坡,多種跡象顯示這種趨勢越發明確。
多重因素影響下,電池市場可能進入價格戰階段,國內電池企業也將無法占到優勢。日前,在瑞士聯合銀行(UBS)對松下、LG化學、三星SDI和寧德時代的電池進行測試評估的數據顯示,特斯拉(TSLA)超級工廠生產的松下電池成本最低,僅需0.11美元/瓦時(約合人民幣0.76元/瓦時)。而寧德時代的電池成本最高,約為0.15美元/瓦時(約合人民幣1.03元/瓦時)。
7、哈羅數十萬輛單車失聯:LG電池是幕后真兇
近日,哈羅單車起訴樂金化學(LG電池位于南京的生產企業)一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經正式受理。今年5月開始,哈羅單車發現平臺批量出現了“幽靈單車”,哈羅單車的位置一直沒有發生移動,意味著車子沒有被人使用。到6月份,“幽靈單車”的數量增長到數十萬輛。哈羅技術專家隨機拆開2000輛失聯單車的智能鎖,發現均出現電池故障,電芯的防爆閥被沖開,也就是說電芯已經不能使用。而其電芯均為LG化學生產的INR 18650 M26型號電芯。確認事故原因之后,哈羅公司和樂金化學交涉,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樂金化學認為,造成電芯故障的原因是哈羅公司“不當使用”。
8、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出爐
12月9日,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授予12家企業、11個項目中國工業大獎,授予20家企業、16個項目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授予14家企業、10個項目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其中石油和化工行業共有2個企業和1個項目榮膺中國工業大獎,分別是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綠色高效擬除蟲菊酯農藥的開發與應用”項目。同時,湖北興發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獲得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據了解,中國工業大獎是在200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工業領域的“奧斯卡”獎,每兩年舉辦一次。
9、我國研制出首臺套玻璃光學器件制造加工裝備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玻璃微納陣列高效超精密模壓制造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周天豐率領團隊,經長達6年的攻關,提出了全電機伺服驅動精密模壓成形機的設計思想,并以此為基礎研制開發了樣機,通過技術攻關,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玻璃模壓加工工藝,可實現在可見光玻璃材料和紅外玻璃材料上加工各種類型、各種尺度微結構陣列與自由曲面玻璃器件。目前,課題組已完成國內首套產品的開發,成果已具備產業化條件,并已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及激光器制造有關單位投入使用。
10、粉體行業動態
12月3日,第四屆中國(巴基斯坦)農化、農機及種業展覽會(4th CAC Pakistan Summit)展前活動-2018年CAC(巴基斯坦)國際農化會議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順利舉行。安徽儒特實業有限公司代表上海儒特集團應邀參加,展會中,儒特產品受到國外新老客戶高度評價。儒特主營濕法研磨設備,產品涉及涂料、油墨、農藥、非礦業、陶瓷、電池、染料、石墨烯、電子漿料等幾十個行業。
12月7日下午,上海金山區副區長張權權,亭林鎮書記張偉東及開發區王馳總經理等領導蒞臨漢瑞普澤考察、指導工作。漢瑞普澤董事長岳文晰女士和總經理華中利先生向各位領導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公司作為一站式粉體工程領域智能化、自動化成套裝備高新技術企業,在近幾年在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安全、環保粉體工程領域所作出的努力與業績。
不久前落幕的ChinaCoat2018第23屆中國國際涂料展上,珠海真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亮相兩款產品LT2200和LT3600激光粒度分析儀得到涂料行業人士的關注、青睞,吸引眾多觀眾前來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