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場新冠疫情打亂了開復工步伐,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打好防控攻堅戰。一季度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是鎂砂企業最艱難的時候,受疫情影響,以及下游市場需求不足,鎂砂市場買賣慘淡,價格下滑。二季度初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企業逐漸開復工,需求逐漸恢復,可國外疫情突然爆發,出口市場受到很大沖擊,鎂砂出口企業業務量銳減,而國際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國家支持外銷轉內銷,鼓勵企業轉型,但國內需求有限,鎂砂市場供求關系失衡嚴重,產量遠遠高于需求量,導致價格陰跌不止,5月下旬國際市場有復蘇跡象,出口訂單逐漸恢復中,但國內外菱鎂行業主要下游鋼鐵、水泥、玻璃等高溫行業需求量整體還是偏弱,鎂砂價格上半年處于弱勢下行狀態。
年初新政實施 促進鎂行業發展
2019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2020年進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的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對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進行調整,包括:白云石、水鎂石、菱鎂礦、輕燒鎂、重燒鎂、電熔鎂、氧化鎂等,其中,白云石2020年暫定稅率為0,水鎂石、菱鎂礦、輕燒鎂、重燒鎂、電熔鎂、氧化鎂2020年暫定稅率為1%,而這些產品的進一步降稅的進口商品協定稅率為0。
2019年12月3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66號《公布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2020年)》,指出取消鎂砂商檢和監管,于2020年1月1日起執行。
以上兩項政策,對我省菱鎂行業十分利好,可謂是2020年開年彩蛋,對于企業來說節約了成本和時間,省去了很多麻煩事,使得進出口業務更加便利,同時也促進了國際貿易往來。
可惜在春節之際,新冠疫情在國內蔓延,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利好政策還未來得及好好實施,就趕上了疫情,企業開復工延遲,造成了損失,國家為了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出臺了減稅減費的政策,共渡難關。
2月份,全國都在抗疫,企業幾乎處于停產狀態,還談何買賣。3月份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疫情開始得到有效控制,企業逐漸開復工,但需求一時間上不來,鎂砂價格下滑,輕燒鎂粉下降50元/噸,重燒鎂砂、高純鎂砂下降100元/噸,中檔鎂砂、電熔鎂砂下降200-300元/噸,與原料相比,鎂碳磚價格反應比較滯后,降幅在300噸/元。
4月初,遼寧環保督查來襲,針對鞍山、營口和遼陽市行政轄區內菱鎂行業全部在建和已建成的鎂砂制品、菱鎂礦山企業。大石橋市手續不齊全、環保設備不達標的輕燒、重燒企業停產整改。海城地區不允許二次揚塵,按文件一項一項要求驗收。本月國內各行各業逐漸恢復,但國外疫情隨之而來,雪上加霜,鎂砂出口受阻,需求削減,價格持續下滑。
5月份遼寧鎂砂市場整體弱穩運行,因國內外需求削弱,價格繼續走低,又因受菱鎂礦石支撐,價格下行速度減緩,部分產品報價與上月持平,部分產品價格下降50-100元/噸左右。月底,遼寧地區迎來新一輪環保檢查,鞍山、營口、遼陽等地鎂砂企業陳舊設備、環保設備不合格不達標者責令停產檢修,力度很大。之前,因為鎂砂價格低迷,外銷轉內銷造成供需嚴重失衡,利潤空間緊縮,電熔鎂砂企業率先開始停產,接著環保到來,不達標停產整頓,鎂砂企業大多數停產,在產率已不足三分之一。推進菱鎂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早已被列入《2020年省政府“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的100項重點工作任務。
6月份,鎂砂國外市場逐漸復蘇,出口訂單有所增多,但與往年同期相比還是差很多,內銷轉內銷,對于國內市場來說,供應遠大于需求,一個訂單多個廠家搶著要做,這種情況對于鎂砂市場十分不利,大家就會拼價格,導致價格混亂。
上半年已經結束,遼寧地區鎂砂市場整體弱勢企穩。在7月9日的2020年全球鎂質耐火材料云會議暨工業互聯網推廣大會上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徐殿利說道,國際市場需求變化較大,特別是鋼鐵行業,受疫情影響,中國以外地區全球粗鋼產量創近十年來最大降幅,全球絕大部分鋼鐵企業粗鋼產量高幅下降,從一季度開始至5月份降幅持續擴大,必然導致耐火材料市場需求減少,將對我們的出口企業有較大影響。但同時他也提出契機,正是因為疫情影響導致了下游行業產量下降,對耐材需求大大減少,因此預測很有可能在下半年的時候迎來補漲。這也是小編想說的下半年可期,上半年國外市場需求大幅減少,隨著市場復蘇,需求會逐漸恢復且有把之前缺少的補回來的可能性。但是產能過剩是困擾菱鎂行業多年的難題,市場需求有限,又無序的擴大產能,受害的最終是鎂砂生產企業。
疫情之下,建議各鎂砂企業要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同時要把握住機遇和挑戰,一定要依據市場的需求來確定產量產能,才能穩住價格,提振市場。